溜氏

历史来源

  溜[溜,读音作liú(ㄌㄧㄡˊ),不可读作liū(ㄌㄧㄡ)]

姓氏渊源:
  第一个渊源:源于地名,出自道教始祖老子故里安徽亳州安溜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 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安溜镇,在惠济河和涡河两大河流的交汇处,位于亳州谯城区的西北界、与河南省鹿邑县仅一垄之隔。安溜镇北首临惠济河,有一个古老的渡口,岸边有一座古老的庙宇,名“问里宫”。问里宫有门额石匾一块,现仍保存完好。据问里宫碑刻载:孔子当年曾问礼至此,询问老子居处何在,故曰“问里”。“里”即古代民户居处。
  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,称老子为楚苦县赖乡曲仁里人,说得很具体。苦县,有学者称即今鹿邑县,曲仁里即曲涡之间的礼义之乡,仁里犹如今之“文明小区”,今属鹿邑,所以说老子是鹿邑太清宫人。
  但同时在道家古籍中有这样的记载:老子的母亲未出阁时,一次在河下洗衣,见水中有一红色李子从上游漂来,她捞起吃了,从此身怀有孕。女儿家未婚而孕,难以见人,就离乡出走。她沿涡河往东,走了几天,在离家一百多里的涡河北岸落下脚来。谁知她的身孕不是“十月怀胎”,而是怀了九九八十一年,在一克李子树下从肋下生出一子。孩子生下即皓首能言,因称“老子”。又因吃了李子而孕,又生于李树下,母亲就赐其姓李。
  在典籍《周礼》中记载:“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”孔子问里,实际上就是询问老子的具体居处。可见,老子当年的居处就在安溜镇上。
  实际上,从涡河向东步行数日,即可到惠济河和涡河两大河流的交汇处,亦即安溜镇一带,其地古属焦国,即今天的亳州谯城区。在古代,“溜”在水文上指汇合之水很快、很顺畅地流走,不会旋淤冲击而造成水患。惠济河和涡河两大河流在安溜地区就是这种状况,其地住民以其自然现象为姓氏,称安溜氏,后有分别省文简化为单姓安氏、溜氏者,以传安康顺利。
  第二个渊源:源于地名,出自浙江钱塘江恩波桥溜江滩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  自古钱塘大潮蔚为壮观,其钱塘江的潮流界在恩波桥以上逐渐消隐,其地自古即被称之为溜江滩,其原著渔民多在其地潮头设拦网捕鱼,在春秋末期即被称之为网溜者、罟民,其在史籍《水经注·河水篇》中有记载,后有以为姓氏者,称溜氏。
  第三个渊源:源于地名,出自汉朝时期中溜县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  据史籍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中记载,秦朝时期的桂林郡在汉朝时期改为郁林郡,辖地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,其中有“中溜县”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武宣县,其时有住民以地邑名称为姓氏者,称中溜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溜氏,多为壮族同胞,后亦有改留氏、刘氏者。
  第四个渊源:源于地名,出自福建闽南地区溜澳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
  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晋江金井镇,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溜江村,古称溜澳、溜湾,是福建省晋江市的著名侨乡。溜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围头湾的东北隅,与台湾隔海相望,东临东海,西接福全,南连洋下,北通石圳,是一个海阔天空,环境优美的地方。
  据《晋江县志》附载:“溜澳,宋为弦歌里,明属十五都,位于福全所城南门处,临近海湾,现名溜江。”《闽书抄》载:“溜鄂公从效庙在郡东南留澳。”可见,在五代时期溜澳即已定名。南宋时期为弦歌里,明、清两朝属十五都,民国时期属爱群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溜澳曾为爱群乡政府驻地。几经体制改革,现为溜江村。
  五代时期,战乱纷起,中原地区民众避乱有从陆路大批南下入闽,有从海路从溜澳、溜湾入闽,其时将闽越地区原著民(古越族、畲族)称溜澳人、溜湾人。随着汉民的大量入迁,其原著民有融入汉族者,遂以其称为汉姓,称溜氏,后逐渐迁播至东南沿海各地。
  今天的溜江村(溜澳、溜湾)为外港要口,距金门岛仅5.6海里(10.3712公里),是重要的侨乡,乡镇居民仅五万八千余人,而侨居海外的侨胞却多达十二万三千余人。溜江村拥有万吨级围头贸易码头,开通国内国际集装箱货运,特别是东南亚和对台贸易货运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